top of page

【廖金輝博士健康專欄】飲食失調簡介


汪醫生 | 香港 | 精神科 | 精神健康專欄 | 述情障礙 | Alexithymia |  抑鬱症 | 自閉症 | 汪嘉佑

1. 我們經常聽到厭食症、暴食症,其實屬於甚麼病?

我們經常聽到的厭食症、暴食症,在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DSM-5)中,屬於飲食失調,或稱飲食障礙症(Eating Disorder) ,主要的病徵是異常的飲食習慣,這些習慣可能會嚴重損害健康和社會心理功能。飲食失調大概有不同類型:厭食症、暴食症、狂食症、其他類別的進食失調症,如夜食症。


有飲食失調的患者會經歷不少痛苦,但要令患者接受治療亦不容易。當然,能及早接受治療是非常重要,因為飲食失調,尤其是厭食症,是可以致命。


2. 在香港,飲食失調普遍嗎?

在香港,女性比男性有更大機會患上飲食失調,比例大約是十比一,但男性患者亦有上升的趨勢。根據統計,每二百個女學生之中便有一位患上厭食症,而芭蕾舞蹈員和時裝模特兒,厭食症的病發率可高達百分之六。暴食症的病發率又較厭食症高五至十倍。大約百分之二至三年輕女性都會患上暴食症。而且超過半數個案的年齡是介乎 16 至 25 歲。


3. 患上飲食失調的成因?

醫學界仍然未清楚引起飲食失調的大腦病變。當中應該有遺傳的因素,若家族有飲食失調的歷史,患病的風險會增加七至十二倍。我們更須了解的是,導致飲食失調的環境因素,特別是現代社會盛行「瘦即是美」的觀念,以及傳媒大肆吹捧節食及纖體,均影響年輕女性對自己體態的理解。


4. 如何界定有厭食症問題?

根據DSM-5,有以下特徵的患者將被診斷為厭食症:

  1. 案主會刻意限制能量的攝取而導致顯著的低體重。顯著的低體重是指低於正常體重的最低值或低於兒童或青少年的最低預期值。

  2. 即使處於顯著的低體重,案主仍強烈害怕體重的增加,或變胖,或有持續的限制體重增加的行為。

  3. 案主對自己的體重或體型有一種體驗的障礙,或有不當的自我評價,或持續地缺乏對目前低體重後果的認識。


厭食症又可細分為兩種:

  • 限制型厭食症 在過去的3個月內,案主沒有反覆的清除行為(即自我扣喉引吐或濫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

  • 清除型厭食症 在過去的 3個月內,案主有反覆的清除行為(即自我扣喉引吐或濫用瀉藥、利尿劑或灌腸)。


5. 飲食失調病人的情緒特徵

飲食失調的案主通常都會或多或少出現抑鬱、焦慮、強逼、或者衝動控制等疾患,而厭食症案主更常有完美主義,極度自律和固著的思考模式。


6. 飲食失調和節食減肥或家庭成長有關係嗎?

厭食症案主的家庭一些常見的特點:

  • 過度呵護 例如:女兒每遇到困難,母親即時代為處理,並沒有讓女兒有嘗試的機會。

  • 迴避衝突 例如:每當家庭成員之間有意見不同,父親即時扯開話題,或擱置討論,以避免爭拗破壞家庭表面上的和諧。

  • 情緒糾結 意思是指家庭成員之間過分干涉各自的情緒,對各人的私事過度反應,即是人與人之間欠缺了應有的界線和距離。


我們要特別留心自己家庭有否這類的特徵。此外,青少年在建立自尊心及嘗試獨立自主時會遇到困難,而控制體重就成為他們一種成就,以提升自尊心。故對自己體重極度操控,好讓自己有一份獨立自主的感覺。


7. 厭食症患者係咪見到食物就會驚?

厭食行為並非由於失去食慾,而是源於腦裡面對肥胖的極端恐懼,或對纖瘦的強烈渴求。案主可能一方面逃避在他人面前進食,被問及食量時誇大自己已進食的分量,但另一方面忙於煮食並且強迫他人食多些。


其他厭食症症狀:

  • 開始不和家人一起吃飯

  • 突然開始細分食物、挑食

  • 明明沒吃多少東西,卻突然開始劇烈運動

  • 體重變化極端

  • 注意力不足、經常疲勞

8. 厭食症會衍生乜嘢問題?

大家都知,中國人正常的BMI值為18-23 kg/m2。厭食症患者的BMI肯定低於17.5 kg/m2。若BMI值低於15,已是極重度的患者。

除了體重下降,厭食症者的肌肉及骨骼的強度,以至荷爾蒙分泌都會受損,最明顯的改變是女性月經停止,男性喪失性功能。


9. 如何界定有暴食症問題?

據DSM-5,有以下特徵的患者將被診斷為暴食症:

  1. 暴食發作時,會在一定時間內(一般是兩小時)吃下遠大於多數人在類似的狀況和時間所能吃下的食物,而且會覺得自己對進食行為無法控制。

  2. 重複出現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例如催吐、不當使用瀉藥或利尿劑、不當禁食或過度運動。

  3. 暴食行為和補償行為同時發生,平均達每周一次(極重度每周達十四次以上)且持續三個月以上。

  4. 自我的評價會被體重和身材過度影響。


10. 暴食症會引伸出甚麼問題?

簡單的說,有暴食症的人其實希望自己維持較瘦的體態但卻又無法控制進食,所以會出現補償行為來減低罪惡感。但這樣重複的暴食-->補償-->暴食-->補償,除了引發生理上的問題(例如反覆催吐造成上消化道胃酸灼傷、使用利尿劑造成電解質不平衡、體重過輕影響健康或女性造成無月經等),更會伴隨許多情緒及社交的問題。


11. 會否同時患有厭食症和暴食症?

有可能同時出現。


12. 如何知道自己出現飲食失調?

可以透過問卷,只要回答五條問題就知道自己有否患上飲食失調的可能。這份問卷是由Morgan及其同事於1999年在英國開發。SCOFF問卷使用了一種縮寫(S ick, C ontrol, O ne, F at, F ood)。每一條問題只須回答 "是"" 或者 不是" 便可。當然,這份問卷不能替代專業的診斷。大家可一起做做。


  1. 當你覺得有不舒服的飽漲感時,你會想辦法將它嘔出來。

  2. 你擔心無法控制自己的食量。

  3. 三個月以來,你的體重有減輕超過 14磅或6.35公斤。

  4. 當別人說你太瘦時,你仍覺得自己太胖。

  5. 你認為食物主宰了你的生活。


如果您對上述兩個或更多問題回答「是」,您應該預約專業人員進行評估,例如心理治療師,營養師或醫生。


13. 飲食失調會引起甚麼嚴重問題?

  • 腸道功能異常、對瀉藥依賴

  • 嚴重蛀牙、牙齦損壞

  • 唾液腺腫

  • 喉嚨及嘴瘡

  • 胃食道逆流

  • 電解質不平衡、低血鉀症、脫水

  • 腎臟病

  • 心跳不規律、心臟衰竭

  • 月經不正常或閉經

  • 吸毒或酗酒

  • 死亡

14. 如何治療飲食失調?

需要多學科團隊介入:

​精神科專科醫生

​跟進抑鬱,焦慮等情緒疾患的用藥處理

其他醫生

確保案主安全地增加體重,一併治療身體其他的問題

營養師

與案主商討餐單及計算每日需要的營養量

護士

監測案主的維生指數,並跟進身體復原的情況

心理治療師

透過家庭治療,處理案主與家人溝通的方式;透過認知治療,減輕案主對食物和增磅的恐懼,特別是失去對自己體重控制的焦慮。當然,有時亦須透過人際關係治療,協助案主改善社交上的困難。

15. 治療時間需要多久?

視乎患者情況,大約需要10星期。

 



 

✍🏻撰文:心理治療師 廖金輝博士


10 次查看
bottom of page